太空艙籠屋吸年輕客
太空艙籠屋吸年輕客
80後二房東 1伙劏11床 叫租2000元
06/02/2014
太空艙床位分上下兩層(左圖),內裏設有LED燈及插蘇(右圖)。
沉寂一時的「太空艙」床位死灰復燃!有八十後房東以二千元月租太空艙招徠,專吸年輕租客,強調只租予十一人,最少租一個月,以避過申請旅館或床位寓所牌照。律師指房東走法律罅,租客亦欠保障。
香港寸土尺金,近日有八十後在網上吐苦水,聲稱因租住的套房加租,幸找到太空艙暫住,他指太空艙裝潢新穎,租客多是年輕人,同聲同氣,好過與阿伯逼籠屋。亦有大學生指,大學宿舍要求多多,寧租住太空艙。
香港寸土尺金,近日有八十後在網上吐苦水,聲稱因租住的套房加租,幸找到太空艙暫住,他指太空艙裝潢新穎,租客多是年輕人,同聲同氣,好過與阿伯逼籠屋。亦有大學生指,大學宿舍要求多多,寧租住太空艙。
本報記者放蛇 實際月租二千五
記者在網上發現,有人以新式太空艙招租,強調單位裝潢時尚,鄰近浸大及城大,床位四呎乘六呎,可上鎖、私隱度高,且有獨立插蘇及LED燈;單位亦備有電視、空調及WiFi,月租二千元。
昨日記者佯裝租客約放租的黃太睇樓,單位位於旺角彌敦道五八一號一幢唐樓,面積約八百呎,單位兩側設置十二個太空艙床位,分上下層,另有約三十呎廁所連浴室,客廳電視及家具可共用。
期間黃太力銷單位寬敞且交通便利,她指床位月租實為二千五百元,而非網上廣告聲稱二千元,「因為怕寫得太貴,無人睇樓!」租金包水電,但WiFi及清潔費每月另收一百元,夏天開冷氣則每戶加五十元。「依家租樓好貴,我想打造一個青年旅舍,只租畀年輕人。」
最少租一個月 走法律罅免領牌
貌似三十多歲屬八十後的黃太透露並非業主,僅以逾萬元租單位再放租,上月底剛完成裝修,目前有兩位二十多歲男租客入住。據現行法例,若單位有十二個或以上出租床位,須領取床位寓所牌照。如租出期少於連續二十八天,則須領旅館牌照。黃太強調最少要租住一個月,且最多收十一個租客,否則違法。她又展示「租用合約條款」單張,羅列租客需遵守的十多條規條,包括屋主對租客的生命安全及財物損失不會負責等,租客須簽署表示同意。
大律師陸偉雄指,黃太做法明顯走法律罅,雖然她出租床位未必觸犯旅館或床位寓所牌照條例,但她提供的「租約」,並無列明地址、租金、租約生效期及業主簽署資料,實際不算租約,如租客入住,須承擔一定風險。他舉例,萬一租客在單位發生意外或火警,會因為無法證明租客的身份,增加索償難度。
無正式租約 律師指租客有風險
此外,床位實際租金與廣告聲稱不符,律師梁永鏗指,這已屬失實廣告,有關虛假說明會直接影響客人是否租住的決定,有機會觸發商品說明條例,最高可被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。
民政事務總署指,上述單位並未領取或申請有效旅館或床位寓所牌照;對於單位只租予十一人及以月租形式放租,是否可避過領牌,須視乎實際情況和證據而定。經本報查詢後,牌照處昨已即時派員到上址調查及跟進。
不涉改建工程 毋須申請
油尖旺區議員陳偉強說,曾聽聞旺角有唐樓單位改建為太空艙出租,有街坊不滿常有閒雜人等出入。「每月總有一兩宗投訴,向民政事務總署反映,都係叫一次,上去巡一次!」他指太空艙電掣接駁安全成疑,加上環境擠迫,一旦火警,租客可能難以逃生。
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何鉅業表示,單位擺放太空艙,如同擺放碌架床等家具,估計不涉及改動建構牆的間隔工程,亦不算小型工程,只可說做法存在灰色地帶。「除非房東改建實心牆或涉及小型工程,就要向政府申請,並要評估改建後的設備是否過重。」
無牌旅舍也「設艙」 團購每晚340元
本報發現尖沙咀亦有疑似無牌旅館以「日本太空艙」床位作招徠,並在內地團購網站及國際旅遊住宿網站招租。位於尖沙咀永利大廈的香港捷舒旅舍(Just Hotel),提供14個太空艙床位及一間雙人房,可供16人租住,團購價每晚為340元。
據網站資料顯示,捷舒旅舍裝潢時髦,「太空艙」實為木架床,床位設有窗簾、儲物櫃,插座及床燈。旅舍設一個公共客廳及三個廁所,且強調位處尖沙咀心臟地帶,購物觀光便利。記者佯裝旅客致電捷舒旅舍訂房,職員稱:「我哋唔接受walk in客,一定要經網上訂房。」
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本報查詢指,捷舒旅舍未領有有效旅館或床位寓所牌照。牌照處早前收到該店提交旅館牌照申請,正在處理;處方早前亦曾接獲該店疑無牌經營舉報,有足夠證據會採取檢控行動。
————–
Below quoted from Dr. Yiu's Blog: http://ecyyiu.wordpress.com/
I think it is an interesting point to discuss.
Do you agree with Vincent that such a partitioning of space does not constitute UBW nor minor works? Any Building Surveying students would like to try convincing bloggers your arguments supporting or refuting the contentions?
My hint is: it depends on the size, weight and most important of all, any fixations of the partitions to the structure.
BO s.2 , s.14, s.41 may explain. However, the term "building" and "building works" stipulated in s.2 of BO are not exhaustive. To find out the definition of a "building", an object should be test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criteria, court cases may be referred. It comes to an issue that whether such partitioning of space a fixture or chattel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